时间:2025-05-28 06:26:29 作者:阿来等多名专家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招” 浏览量:15011
中新网深圳5月27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多名专家围绕文化传承与保护、文物保护法的修订、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老城保护规划等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作《文化传承与保护需要大文化观的指引》主旨演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应该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上来观察与呈现。”阿来认为,黄鹤楼、岳阳楼之所以驰名天下、令人神往,并不是因为楼本身,而是因为李白和崔颢的诗,因为范仲淹的文章。
“一切文化遗产、一切古城古物,都与那个时代相关。”阿来表示,脱离了大文化观的笼罩,脱离了对那个时代精神的体察,文化遗产保护就体现不出更大的价值,文旅开发也就难免同质化、碎片化。
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有2300多年建城史。四川南充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张玉杰以《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为主题,介绍了推动阆中古城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经验。据介绍,阆中在保留古城肌理、历史人文风貌基础上,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对破损路面、旱厕及水电气网等进行系统改造,并坚持不迁学校、不迁居民、不迁市场作坊。
阆中古城将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推入到人间烟火中。如今,游客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既可以感受到“秀才赶考”“张飞巡城”“夜间打更”等古代生活方式,也能够体验到“皮影迪斯科”、编一编手工地毯、酿一酿原味醋等传统技艺。“历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历史,有故事、有味道、有内涵的文脉,已经渗入每道砖缝、每栋楼阁之中。”张玉杰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休教授李孝聪表示,目前全国有14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有大量未能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镇,这些城镇也有百年以上历史,也有极富地域特色的老城,理应受到保护。“我们不应当因为它们没有被选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而有所忽视,不应当因其不够级别而有失爱护。”他说。
现代科技为文物建筑保护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指出,通过无人机巡查、三维激光扫描和无损检测等技术,可实现对古建筑的精准“体检”和数字化建档,为践行“最小干预”保护原则奠定基础。(完)